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中国汽车产业减碳政策如何发展?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紧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多行业多领域多企业也按下减碳“快进键”,制定各自的路线图。
一、我国碳排放现状
我国碳排放总量当前居全球第一,2018、201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3%和1.9%,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交通部门的碳排放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增长趋势,目前道路运输占交通部门总碳排放约74.5%。碳中和是我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交通节能减排是实现交通强国和碳中和的重要战略举措。汽车工业是碳排放重要领域,实现汽车工业低碳减排至关重要,开发新能源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植的对象。
二、汽车产业碳减排政策
目前我国对碳减排主要有三大政策,分别是碳税、碳交易和双积分。碳税是以环保为目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全球基本一致;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取的市场机制;双积分是针对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定的管理办法,以形成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1、机动车碳税
机动车碳税是对机动车使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征收的一种税,对机动车以征收碳税的形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独到的优势。第一,征收机动车碳税是真正从控制碳排放、保护环境角度出发设计的一种比较合理的税制。第二,机动车碳税可以弥补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的不足,并且对车辆购置和使用环节的众多税种起到梳理和简化的作用,可以在不增加消费者税负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三,针对机动车征收碳税对燃油税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消费者往往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即当它购买机动车辆,更考虑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燃料消耗,因此设置在机动车购买碳排放税,有利于积极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我国目前尚未实施碳税,由于当前我国机动车税负重且存在各税种功能重叠的现象,实施机动车碳税需要对机动车现有的相关税费进行整合,以避免重复征税,让消费不必承担过重的税负。
2、积分办法
在《积分办法》发布前,汽车厂商的平均燃油消耗量如果没达标,会受到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或生产等处罚。《积分办法》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新能源汽车积分”,没有生产新能源汽车或产量不够,汽车厂商也会受到停产高油耗车型的处罚。但同时也规定,平均燃油消耗量负积分可以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之间进行交易、抵偿、转让等。但积分政策只与车辆使用阶段的低碳有关,全生命周期是否低碳并非其管理范畴。除了积分政策外,针对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围绕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实行碳配额管理制度为中心,要缴纳一定数量的新能源汽车配额,否则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碳配额交易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全社会整体的低碳化,逐步构建起跨环节、跨产业的全国性碳配额交易市场,从而既可以管理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又能同时管理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碳排放,其关注点远不限于车辆使用阶段,实际上囊括了节能、减排和增效等多重目标。
3、碳排放交易机制
我国已发布相关政策加速推进建立国家碳交易机制,从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再到2020年强化《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到目前为止,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湖北、重庆,七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还有四川、福建也在自行开始试点。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没有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价格体系;第二,碳交易市场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监管;第三,碳交易市场波动性较大,还处于初级阶段;第四,道路交通行业碳交易体系没有建立,现阶段主要是顶层设计还有配额分配,技术支撑,能耗统计以及工作协调性等并没有建立。
我国应从碳税、碳奖励、碳抵消和碳交易四个环节建立一套符合道路交通行业发展现状的碳交易体系,实现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第一,形成整个交通行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碳排放税收机制,保证优先征收机动车碳税,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合理设置税率,遵循高排放高税率的梯度性设置原则。第二,进一步规范合理的碳减排奖励机制,包括碳排放配额的价格或碳排放的税率,明确价格机制和计算规范,进行市场监督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三,以积分政策为基础的碳抵消机制,未来积分政策或将充分考虑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值并不能单纯地以“零排放”来计算,建立节油积分+减排积分”的核算体系;第四,以市场为主导的碳积分交易机制,从车辆生产、使用、报废回收三个阶段估算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弥补双积分只交易到企业端的不足,并实现对终端用户的低碳出行奖励。
品牌活动
Consultation
众测系统
TESTING
咨询服务
Consultation

《中国汽研》公众号
CAERI2014
电 话:010-81506206
传 真:010-81506203
邮 箱:wangxiaojing1@caeri.com.cn